11

明日首演 · 扬剧《亚夫新传》新在何处?

摘要:

明日首演 · 扬剧《亚夫新传》新在何处?

摘要:

分类:头条新闻

发布: 2022-08-23 00:00:00

详情描述

 

“桑木任裂从不弯,二十四个车拐随轴转,三十六双光脚板,踩条路来出茅山。”悠扬的“车水号子”中,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被娓娓诉来。8月24日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创排的现代扬剧《亚夫新传》将在句容大剧院首演,该剧先后入选2021年度江苏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2022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也是扬剧团向党的二十大的献礼剧目。

 

《亚夫新传》以时代楷模、著名农业科学家赵亚夫的先进事迹为创作素材,着力塑造一位戏剧舞台上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与扬剧团此前创排的现实题材剧目和兄弟剧种同类题材剧目相比,《亚夫新传》从音乐到内容再到舞台呈现,都展现出别具一格的“新”意。

 

聚焦退休后的事迹,选取切入新角度

 

《亚夫新传》的剧情并不是笼统的介绍赵亚夫的事迹,而是从赵亚夫在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所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后讲起,着力突出赵亚夫引领当地农民走“绿色农业”生态致富之路的艰辛历程。从一个厅级干部变为平头百姓,从体制内变为体制外,从常规农科工作,变为非常规的“自愿者”,这样的切入角度,使《亚夫新传》在抓住重点事迹、突出核心的同时,也强化了戏曲艺术的传统长项——以小见大。聚焦于一村一乡的改变,却又不仅仅局限于一村一乡的改变。全剧以明写茅山农村从温饱型逐步过渡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变化,展现出从涸泽而渔到注重环保理念变化,点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松紧得当,环环相扣,着重细节的剧情,在符合扬剧艺术的舞台节奏,带给观众舒适、放松观剧体验的基础上,更为动人细腻的描绘出以赵亚夫为代表的江苏农业科学家在探索苏中农村未来发展路径中,透射出的情怀、担当和“忧患意识”。

 

交响弦乐+民间小调

时代审美与传统音乐的巧妙融合

扬剧是起源于江苏苏中的地方剧种,在音乐上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除唱腔体系最基础的板腔体之外,也融入了非常多的民歌小调。作为扬剧发展重镇的镇江,不仅是扬剧唯一小生流派“金派”的发祥地,更是“小开口”花鼓戏的源流地之一,因此,在扬剧音乐中,有着大量镇江民间音乐元素。在本次《亚夫新传》的唱腔中,特别依据扬州、镇江一代的民间小调《姐姐门前有棵槐》的音乐结构,设计了推动剧情精湛,烘托整体氛围的幕后曲车水号子《桑木任裂从不弯》以及赵亚夫先生的个性音乐主题。

 

统一的主旋律以不同形式的编排贯穿全剧,从剧目本体来说,是以丰富的音乐语言描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塑造出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而从整个剧种而言,则是强化了扬剧的地域属性与艺术特色,以“移步不换形”的形式,使艺术创新有机融入传统,既显新意,又不突兀。这在当代中国戏曲音乐创作中非常少见,可谓是扬剧音乐创作的一次探索性尝试,也体现了作曲家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所秉承的一剧一格的严谨创作态度。在保留传统戏曲乐队唱伴交融、浓淡相宜的特点的同时,为了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烘托极具感染力的艺术情境、增强与推动舞台的戏剧性张力,伴奏采取了中西混合的乐队编制形式,更为符合当下的审美风格。

以传统为根基

实现扬剧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亚夫新传》这部剧目在创作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传统为骨,创新为肤’的艺术理念。你会在舞台上看到很多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扬剧传统程式,包括唱念做舞,对演员的传统戏功底要求是很高的。”扬剧团团长、一级作曲、本剧音乐设计王啸冰介绍说。不仅仅是外在的舞台呈现,事实上从剧本创作开始,剧情架构和发展节奏就是按照戏曲传统进行设计。“以程式演人物、以程式讲故事。作为地方剧种,在时代戏创作上扬剧有着京昆两大传统剧种所不具备的优势。换言之,依据时代需求、时代审美创作剧目,反而是扬剧的传统,从这个剧种诞生起,它就与时代旋律密不可分。”而扬剧创作史上,诸多优秀时代题材剧目的涌现,也从侧面佐证了他的观点。

 

在王啸冰看来,在这样的丰厚基础上,只要用心,必然能够创作出一部既能体现扬剧艺术特色,又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弘扬发展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从移植改编的知名作品《白蛇传·情》,到即将亮相的《亚夫新传》,再到新创革命题材剧目《陈延年·1927》,扬剧团正在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上稳步推进。

 

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创作能够割裂传统,抛弃传统的创新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无论是传统文学、艺术还是民俗,想要在现代社会保持蓬勃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与时俱进,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创作和改变。《亚夫新传》的成功创排,不仅展现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全体演职员工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扬剧团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文艺新气象 铸文化新辉煌”,推动扬剧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025)84532100

江苏省南京市小火瓦巷20号

jsyybgsh@163.com

二维码

Copyright⑥2018.江苏省演艺集团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演艺集团- Collect from江苏省演艺集团   苏ICP备1101652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